临床医生该如何搞科研?

已有 2137 次阅读2020-3-9 22:24 |系统分类:医学科学

  最近关于“破除SCI之上”文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也有些小的思考。

  一、医生还用搞科研吗?

临床医生该如何搞科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啦。临床医学是科学,必然需要科学研究。只是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医生都搞科研。另外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教师,不光要在临床看病,给大学生上课,还要指导研究生,这也说明在教学医院的医生,必须做一些科研工作。

  二、医生是否需要搞基础研究?

  医学的研究,笼统地说可以分为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临床医生每日奋斗在临床一线,可以通过利用临床病例开展临床研究。但随着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已经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延伸到分子、基因水平,现在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也可以理解为到了分子基因治疗水平。所以临床医生的研究,也不能缺少基础研究。从医学课题角度看,比如国自然科学基金,也是主要支持基础研究的。

  三、医生如何发SCI?

  在临床工作中,总结自己的经验、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新意的发现、经验等通过SCI文章与大家分享理所应当。只要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发就行。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医学研究常用套路是,利用特定的组织、血液等通过基因测序、各种组学分析、生信分析等获得差异表达的分子,然后在开始体内、体外功能验证,机制探讨。这一分子就是最原创的。但这一原创的分子延伸到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远,如果医生能围绕一个原创的分子持续深入研究,从细胞、动物、临床多维度功能验证,并分析上下游调控网络,如果可以再针对这一分子设计合成药物开展临床试验等等,十年磨一剑,如果能成功,绝对是一篇代表佳作。

  写之前,自己心里多的是困惑,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政策,如何应对新改革;写完后,发现困惑消散啦,未来努力的方向格外清晰!

本文来自畅智慧科学网博客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