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影像诊断能力?

已有 4481 次阅读2019-6-18 22:16 |个人分类:医学影像|系统分类:医学科学

  如何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没有捷径,唯有苦学。

  1.扩大知识面:真正进入临床工作,你会发现医学实践与书本是两个世界。在本科阶段,即便是医学影像专业,所学内容相对现实中的病例而言,实在是太少太简单了。所以,初学者一定要记住以下三点:看书!看书!看书!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你牛、比你的老师厉害得多的前辈总结出了毕生经验,等着你去探索学习。以前有同学说他喜欢“实践出真知”,记住:“你知道你才会去寻找,你寻找你才能发现”。当你的记忆库里完全没有这项数据的时候,即便把图像盯上一年,你也不会看出一朵花来。因此,利用工作的闲暇,有计划进行系统性学习,扩大你的“数据库”,是提高诊断能力的基础。


  2. 如何利用病例学习?深挖细掘数据,各学科融会贯通。感谢电子病历系统的便捷,使我们可以足不出科即能获得各种数据。不要把自己定位/限于影像科医生,把自己想象成医学界的福尔摩斯,综合多条线索总结归纳出最终的诊断结果。在实际的病例中,你会发现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确实是有用的,解剖、病理、生理、生化、药理、检验、组胚等等,就看你怎么把所有线索有机地联系起来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你能把这个故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铺在脑子里,那么随意从中间抽出一小段来解释影像的形成,也就不会成为难事了。


  3. 不要怕麻烦,凡事多较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点到点,最喜欢老师总结征象1、2、3。看到熟悉的征象,诊断信心十足。但所谓“同影异病、同病异影”,学习一段时间后又会变得“疑神疑鬼”、“看山不是山”。怎么解决?多问几个“为什么?”,向老师提问,向自己提问,向书本提问,主动去寻找答案。比如解剖结构不清楚的,就去看格氏解剖学;同影异病、异病同影的,就去查它们病理生理基础的异同,凡事皆有因果,影像皆有成因。单看你会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4. 加强英语学习,保持终身学习好习惯。学无止境,诚不欺我。我每天的工作中都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每天有新知,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专业英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新的文献资料、专业书籍都是英文的,网络上口碑最好的课程是英文的,最大的影像数据库是英文的……凡此种种,你还不学英文吗?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是因为自打学医以后,没有最辛苦,只有更辛苦。每年都有新的指南、新的技术新鲜出炉。我们影像科面临的是全身各系统的疾病,要学的内容就更多了。一天不学习,自己知道;三天不学习,临床知道;一月不学习,呃呃,就要领盒饭啦……


  5. 加强协作与沟通。包括与病人、临床医生、同事的沟通。与病人沟通了解第一手资料,与临床沟通是互通有无,与同事交流会产生碰撞的小火花。当你能无障碍的获得所有助力,你距离最终的结果也会越来越近。我们科室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经常展开小讨论,互相请教也是常事。要记住一点:三人行必有吾师。他人总有某方面强于你,擅于学习别人的强处也是学霸的一大特征。


  以上种种,是我学习的一点经验体会,希望能对新入科的同学有所帮助。也请各位同道斧正。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