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科学资讯
SCI期刊
中文期刊
科学基金
科学笔记
科学群组
科学群组
科学文库
科学家园
科学图片
查询
AI助手
问卷调查
相册
Album
爱科学
»
文库
›
医学文库
›
医学技术
›
不典型蛛网膜颗粒压迹
返回列表
查看:
133
|
回复:
0
[中枢神经]
不典型蛛网膜颗粒压迹
[复制链接]
hyc3140
hyc3140
当前离线
积分
6510
824
主题
368
回帖
292
日志
荣誉会员
积分
6510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4-2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蛛网膜颗粒压迹:蛛网膜颗粒代表增大的蛛网膜绒毛及充满液体的蛛网膜延伸到硬脑膜静脉窦,其功能是排泄CSF。蛛网膜颗粒出现在所有浅表静脉窦内,而横窦最常见,其次是上矢状窦。如果很大,则可能阻塞静脉血流,导致静脉高压,且易发生静脉血栓。> 1 cm 时称为巨大蛛网膜颗粒。
影像表现:
CT:无强化,与脑组织相比呈低密度至等密度,静脉窦内分叶状充盈缺损。密度测量值约 20 HU。如果过大,会导致颅骨内板出现扇形改变,可能源于脑脊液搏动。
CT平扫显示显而易见的矢状窦伴有颅骨内板扇形改变(*)
MRI:与脑组织相比,T2WI显示高信号,T1WI显示低信号。FLAIR序列上信号部分或全部没有抑制。在增强图像上没有强化。可见皮质浅静脉流人是蛛网膜颗粒的特征性表现。
蛛网膜颗粒突人硬脑膜静脉窦,可能与静脉血栓或硬脑膜肿瘤相似。仔细分析CT密度、MRI信号特征,以及病灶内流空信号的发现,对鉴别非常重要。在慢性期,静脉窦血栓可有强化。
脑部MRI,包括 T2WI(图 2.3a)、平扫横断位 T1WI(→图 2.3b)、横断位 FLAIR(图 2.3c),显示上矢状窦后部圆形充盈缺损(白色箭),内有流空信号。与皮质相比T2WI呈中央高信号,T1WI及FLAIR呈低信号,DWI成像(图2.3d)信号不受限。横断位T1WI增强(图2.3e)仅显示血管强化。所有表现都与显而易见的蛛网膜颗粒诊断相一致。
病例1、2、3、4、6和7的矢状图显示了蛛网膜颗粒的典型位置(箭头)。病例3,FSPGR对比后T1加权图像矢状位重建(3T);病例6,来自2mm轴向FSE T2-WI(3T)的矢状重建图像;所有其他的矢状FSE T2加权图像。
病例 4,1.5T,轴位 T1WI (A)、FLAIR (B)、T2WI (C)、DWI (D) 和对比后 T1WI(E 和 F)。多脉冲序列的典型外观。注意沿 SSS 右侧边缘的硬脑膜(箭头,C)中具有骨质缺陷的蛛网膜颗粒。注意内在血管,它们似乎是移位的皮质静脉或通道(箭头,E 和 F)。存在局灶性颅骨重塑。
鉴别诊断:
1、静脉血栓形成:通常涉及一个或多个静脉窦的整段。可能与乳突炎有关。可延伸至皮质静脉,可累及远端乙状窦和颈静脉,不伴随蛛网膜颗粒出现。与蛛网膜颗粒不同,急性血栓在脑部CT上呈高密度,在 T1WI上呈高信号,在FLAIR序列上呈低信号,在 GRE、SWI上显示磁敏感伪影。
2、静脉窦内肿瘤-增强扫描有强化。
回复
关闭延时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码关注爱科学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