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回复: 0

脑肿瘤影像学基础:临床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经验要点

[复制链接]

834

主题

369

回帖

298

日志

荣誉会员

积分
6680
QQ
发表于 2025-7-26 1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引言:什么是脑肿瘤?
我们常说“颅内占位”,其实可以分成两大类:肿瘤性 和 非肿瘤性。本文重点讲肿瘤性占位病变。
基本分类1. 原发性脑肿瘤:源自脑实质或周围结构(脑膜、脑神经),种类繁多。2. 继发性脑肿瘤(转移瘤):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至脑部。
🔶 第一步:识别是否为“肿瘤”
✅ 判断线索:
占位效应:压迫脑组织、导致中线移位、脑室受压
异常强化:注射对比剂后显著增强
形态特征:结节状、环状、分叶状、囊实混合等
生长趋势:缓慢进展性病程 vs 急性起病(中风或炎症)
f9a9523157421b003bf12a8e99dafe2d.png
5ddfa09db24d3c7f5a6b4ed994e82535.png ❌ 注意排除:

出血(血肿信号演变有特征)
脑梗死(DWI高信号+血管分布)
炎症/脓肿(强化、DWI受限、周围水肿)
脱髓鞘病变(可能有增强,但位置、病史不同)
🔶 第二步:搞清楚“是什么肿瘤”
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我们分“三步走”。
✅ Step 1:年龄决定肿瘤谱
502a539b6cfb13cdee7b73cc2226dffc.jpg 重点记忆:儿童看“后颅窝”,成人看“实质/脑膜/桥小脑角”。儿童和成人脑肿瘤的类型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儿童中,转移性脑肿瘤非常罕见,但在成人脑肿瘤中,转移性脑肿瘤占了40%到60%。
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是脑膜瘤,其次是胶质母细胞瘤。其他常见的还有垂体腺瘤和神经鞘瘤。如果只了解这五种肿瘤,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成人脑瘤。儿童脑肿瘤则以胶质瘤、毛细胞星状细胞瘤、胚胎性肿瘤和室管膜瘤为主。
关于肿瘤的位置,我们只需要区分肿瘤是位于脑实质内,还是脑实质外。脑膜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脑外肿瘤,它会压迫脑实质,形成脑脊液半月板征,还能看到肿瘤和脑实质之间的小血管。
假设我们面对的是一位成人,肿瘤位于脑实质内,那么70%的可能性是转移瘤或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通常是多灶性的,经常出现在大脑前、中动脉和后动脉区域之间的分水岭区域。
760bfee74c2c829391a0fb2aed343445.png 转移瘤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如单发或多发实质性,坏死,囊肿,出血等,
2fe14731687ed6b3a5b2de623ad483a5.png 而胶质母细胞瘤通常表现为较大的中心坏死肿块,可能含有出血,水肿也比较明显。
52159ddee32b55f60eca28474cf07839.png 如果肿瘤位于脑实质外,那么80%的可能性是脑膜瘤或神经鞘瘤。脑膜瘤可以位于任何有脑膜的地方,而神经鞘瘤只会在颅神经的走行过程中出现。
最后,我们来看看肿瘤是什么样子的。首先要判断是单个病灶,还是多个病灶。多灶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脑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多灶性胶质母细胞瘤。需要与真菌性脓肿鉴别。
e7068a66ce15fa4b41d93c510a7f1a82.png 大多数肿瘤在CT上呈现低密度,因为它们含有更多的水,所以我们只需要观察那些少数含有钙化或出血,或是本身密度就比较高的肿瘤。现在与肿瘤钙化相关的,最常见的是脑膜瘤。还有一部分颅咽管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7f3a734c8c741b357c52fe1f660d1d61.png
如果看到在CT上呈自发性高密度,那你绝对应该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可能性。如果肿瘤位于松果体区域,它可能是松果体母细胞瘤。如果肿瘤位于后颅窝,尤其是在儿童中出现(但也可能发生在成人身上),那么它很可能是髓母细胞瘤。为什么这些肿瘤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因为它们具有高细胞密度结构,也就是说,细胞排列紧密,使得它们在CT上看起来更致密。因此,这类肿瘤通常是更具恶性的,或者说是相当恶性的。
ceb46fcba810e5890880e7c62b8689f2.png 松果体母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都是高度侵袭性的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也是如此。所以现在,让我们从CT转到MRI继续观察。接下来看MRI上的表现。大多数脑肿瘤在T1像上是低信号,在T2像上是高信号。如果肿瘤在T1像上是高信号,可能原因是存在富含蛋白质的液体(颅咽管瘤,胶样囊肿)、出血,黑色素瘤转移或脂肪。如果肿瘤在T2像上是低信号,可能是细胞过多,或是存在出血或粘液。
af7d0f0473d4f2c3d4141f8df71af423.png 关于对比增强,它仅仅意味着血脑屏障存在缺陷。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增强模式,比如没有增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和外周囊状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也很重要。如果肿瘤与扩散受限相关,需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等可能性。
c37c483a3a4a01d7954006a406b807c2.png ✅ Step 2:位置决定可能来源
75f8b4f1eb0bfc2ffde784385bd84d3a.jpg
技巧口诀:“实质看胶质,膜外看脑膜,角上找神经,室内找脉络。”
✅ Step 3:影像表现决定具体类型
📌 常用线索:
T1高信号:出血、脂肪(皮样囊肿)、高蛋白液体(胶样囊肿)
T2低信号:钙化、出血、真菌球、高细胞密度肿瘤(如淋巴瘤)
DWI受限:淋巴瘤、髓母细胞瘤、表皮样囊肿、脓肿
强化模式:环状、均匀、异质,提示不同病理
灌注(rCBV)升高:新生血管丰富 → 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
d10ec2573648af915de26700179fd255.png 🔶 三、典型肿瘤影像回顾(重点比一比)
cb4679cfcfb0b2183f95445a92d84378.jpg
e8b3b20f744f89ab9d40705e43e81379.jpg
a435f18b32ac0f227bd494c4cfc6046e.jpg 举例
脑外肿瘤常见的是脑膜瘤和神经鞘瘤

47fb0c44f8c1a240c472df6a3cdc4e02.png
fd39acaec686d9ff7a83e16840fe1ad9.png
241f1be1c94e2afc043615730a9df8dd.png
32dd1d15f3832bda5f61ad4745b838cd.png
f9bf585100105a6778f2d03fed34c4ee.png 🔶 四、总结:临床实际操作流程

🎯 面对“颅内占位”,建议按以下逻辑处理:
1. 确定是否肿瘤性:   ▸ 有占位效应?异常增强?排除非肿瘤?
2. 识别紧急情况:   ▸ 有脑疝、阻塞性脑积水、中线偏移?需要急报!
3. 分析三要素:   ▸ 年龄(儿童/成人)   ▸ 位置(脑膜/实质/脑室/桥小脑角)   ▸ 表现(信号、增强、DWI、灌注)
4. 对照特征:   ▸ 符合典型影像?是否多发?是否高灌注?是否限制扩散?
🔶 结束语颅内肿瘤种类繁多,但只要你掌握了:> 年龄 → 解剖位置 → MRI表现,三要素,你就能快速建立诊断框架,初步定位病变性质,提示可能病理,为下一步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回复 关闭延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