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回复: 0

[影像技术] 光子计数探测器CT与能量积分探测器Ct在冠脉搭桥血管内大型血栓中的对比研究

[复制链接]

833

主题

369

回帖

297

日志

荣誉会员

积分
6667
QQ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yc3140 于 2025-8-11 21:45 编辑

光子计数CT是近十年来CT成像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改进了传统CT的成像方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放射科在放射学顶刊Radiology发表了其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CT和能量积分探测器CT的对比研究结果。
8e4734f25e3aba9a2e885379b3565703.png
(A–E)来自能量积分探测器CT的1mm层厚的曲面平面重建图像(剂量长度积,1055 mGy · cm;扫描时间,6秒)和(F–J)来自超高分辨率光子计数探测器CT的0.2mm层厚的相应曲面平面重建图像(剂量长度积,830 mGy · cm;扫描时间,12秒)。(A, F)图像显示两条静脉移植物的闭塞(分别标记为箭标和箭头),其中主动脉-大隐静脉移植物的钝缘支出现巨型血栓。(B, G)图像显示右冠状动脉表现为弥漫性钙化、非钙化和混合性斑块,揭示近端非钙化斑块显著进展并导致严重的腔道狭窄(箭头)。插图显示放大的横截面图像。(C, H)图像显示左前降支近端和中段的弥漫性钙化和混合性斑块,由于减少了晕影伪影,在光子计数探测器CT重建图像中表现得更加清晰。插图显示放大的图像。(D, I)图像显示左旋动脉近端段由于钙化斑块导致严重狭窄和几乎完全闭塞。光子计数探测器CT重建图像显示严重狭窄(约85%)。插图显示放大的横截面图像。(E, J)图像显示左内乳动脉和左前降动脉。插图显示旁路血管吻合部的放大图像。光子计数探测器CT重建图像显示旁路血管吻合部更加清晰。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已成为一种用于检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并评估旁路血管的非侵入性方法。超高分辨率光子计数探测器CT在检测具有严重冠状动脉钙化或既往支架植入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例中已被报道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这一罕见的旁路血管巨大血栓病例突显了光子计数探测器CT相对于能量积分探测器CT的优势,特别是在显示斑块、腔道狭窄和旁路血管吻合部的细节方面。

能量积分探测器CT (Energy-integrating Detector CT,EID-CT))是传统的CT扫描技术,它将入射的光子信号整合成一个总的信号,进而生成图像。尽管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相对于光子计数CT,它在能量分辨率和噪声控制方面的能力较弱,可能无法在某些高精度的成像需求中达到最佳效果。传统CT采用的固体闪烁晶体探测器是通过间接转换的方式获得图像(X线→可见光→电信号),因此目前的CT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如探测器像素尺寸存在物理极限,从而影响着空间分辨率;不同的扫描参数(kV等)给CT定量一致性带来挑战和局限。
光子计数探测器CT

光子计数探测器CT(Photon-counting Detector CT,PCD-CT) 是一种新型的CT扫描技术,它通过直接计数每个进入探测器的光子来获取成像数据。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组织和血栓的不同特性,尤其在对比度和分辨率上表现优异。光子CT有着高达110微米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更精准地成像。光子CT变革式改进了传统CT的成像方式。与现有CT不同的是,光子CT可以实现单个X线光子检测,并对记录的脉冲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获知X线光子的能量范围,其检测灵敏度有大幅提高。
文章第一作者为张慧欣医生,通讯作者为金东生教授。

参考文献
Zhang, Huixin et al. Giant Thrombus in a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omparison of Photon-counting Detector CT and Energy-integrating Detector CT. Radiology. 2024 Dec;313(3):e241326.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回复 关闭延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