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637|回复: 0

[腹盆] 胰腺性脂膜炎“少见病”PET-CT

[复制链接]

630

主题

436

回帖

80

日志

管理员

积分
5638
QQ
发表于 2022-4-1 17: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胰腺性脂膜炎“少见病”PET-CT。核医学科“少见病”
登载国际顶级期刊(IF:22分)
qw1.jpg

病史回顾

一名64岁女性患者因下肢出现疼痛性皮肤红斑和结节一个月病史,被转诊到我院进行检查。体格检查显示,她的下肢有多处硬结性红斑和直径达4厘米的红棕色多发性结节,没有糜烂或溃疡。她无胰腺病史,也没有饮酒。她既未出现腹部症状,也未出现异常体征,如疲劳、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

qw2.jpg

综合影像

CT

qw3.jpg

MRI

qw4.jpg

qw5.jpg

应该如何诊断?

What is the diagnosis?

PET-CT

qw6.jpg

PET-CT示:肝脏内混杂密度灶,PET示边缘呈FDG高摄取。

qw7.jpg

PET-CT示:胰腺尾部高FDG摄取灶,代谢程度同肝内病灶。

qw8.jpg

PET-CT示:肝脏、胰腺同时显示多发高代谢病灶。

病理诊断

qw9.jpg

全身PET-CT不仅可以显示肝脏、胰腺等脏器的病变,同时能够清晰显示双侧膝关节、踝关节及皮下结节样高代谢灶。

皮肤结节病理活检提示胰腺性脂膜炎(镜下可见大量特异性“幽灵细胞”)。

qw10.jpg

病理.jpg

明确诊断后,患者后续按照“胰腺癌多发转移”诊断结果接受了药物化疗治疗。治疗3月后随访时,其皮肤与关节症状好转。

小结

胰腺性脂膜炎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发生在2-3%的胰腺疾病患者中。在约45%的患者中,皮肤损伤是胰腺功能障碍的最初表现,约60%的患者缺乏明显的腹部症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可能是胰腺炎症导致胰酶释放,进而导致脂肪坏死和皮下结节的形成。

我们的病例说明了临床诊断中的一个挑战,尤其是在没有与胰腺肿瘤相关的全身症状的病例中,并且也强调了胰腺脂膜炎早期诊断的潜在困难。全身PET/CT能很好地揭示胰腺脂膜炎的特征性皮肤和关节表现与其原发肿瘤和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发表文章

《Nodules on the Lower Legs With the Ankle Joints Pain》一文使用全球最先进的全身PET/CT并联合MR等多模态影像揭示PPP综合征中胰腺疾病(Pancreatic disease)、胰源性脂膜炎(Panniculitis)、多发性关节炎(Polyarthritis)三者在分子成像水平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2021年11月发表于国际胃肠病学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该杂志2020年 SCI影响因子:22.682)。

通讯作者

qw15.jpg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回复 关闭延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