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腱反射示意图:1.肌牵张反射 在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 属于单突触反射,是最常见的一种骨骼肌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当骨骼肌被拉长时,肌内的感受器(肌梭、Golgi健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兴奋α-运动神经元,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临床上常检查的深反射(胆反射)有膝反射、跟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等。肌张力(肌张力反射)对维持身体的姿势很重要,人体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仍不完全松弛,始终有部分肌纤维轮流收缩,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它受γ-反射袢的影响,即一些下行纤维束(如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可兴奋γ-运动神经元,引起梭内肌纤维收缩,从而兴奋肌梭感受器,肌梭兴奋就会通过牵张反射弧的通路兴奋α-运动神经元,使相应骨骼肌(梭外肌)收缩。
(1)肌牵张反射的类型 肌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短。例如快速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可使肌四头肌受到牵拉而发生一次快速收缩,引起膝关节伸直,称膝反射。此外,叩击跟腱使腓肠肌收缩称为跟腱反射,叩击肱二头肌引起肘部屈曲称为肘反射。由于腱反射引起明显的肢体运动,又称为位相性牵张反射。由于腱反射的的潜伏期很短,只够一次突触接替的时间延搁,因此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腱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②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其被拉长,受牵拉肌肉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例如,人体取直立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头将向前倾,胸、腰将不能挺直,弯曲的关节使伸肌肌腱受到牵拉,从而发生牵张反射,使伸肌的紧张性增强,保持直立的姿势。肌紧张反射弧的中枢为多突触接替,属于多突触反射。
在整体内,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节,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或脊髓中枢的损害或中断;而腱反射的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可能有病变,因此,临床上通过对腱反射的检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2)肌牵张反射的感受器,肌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主要是肌梭。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梭形感受装置,属于本体感受器。肌梭呈梭形、两端细小中间膨大;长约几毫米,外层为一结缔组织囊。囊内含有约6~12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囊外的一般肌纤维称为梭外肌纤维。肌梭附着于梭外肌,二者平行排列呈并联关系。当梭外肌收缩时,梭内肌被放松,所受牵拉制激减少;而当梭外肌被拉长或梭内肌收缩时,均可使肌梭受到牵拉刺激而兴奋。
梭内肌纤维可分为两类:①核袋纤维 核袋纤维的细胞核集中于中央部,传入神经纤维是直径较粗的Ia纤维,Ia纤维的末稍以螺旋形式环绕于核袋纤维中间部(也环绕核链纤维)②核链纤维 核链纤维的细胞核分散于整个纤维,传入神经是直径较细的Ⅱ类纤维,其末稍花枝样分布于核链纤维的中部。
肌梭的传入纤维Ia和Ⅱ类纤维从后根进入脊髓后,都终止于脊髓前角,Ia类纤维的传入冲动可能与位相性和紧张性牵张反射都有关,Ⅱ类纤维的传入冲动可能主要与本体感觉有关。Ia和Ⅱ纤维的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除与α运动神经元等形成突触产生牵张反射外,还通过侧支和中间神经元接替上传到小脑和大脑皮层感觉区。
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拉长时,肌梭也受到牵拉,肌梭内的Ia纤维传入冲动增多,冲动的频率与肌梭被牵张的程度成正比。Ia纤维的传入冲动引起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将兴奋传到梭外肌,从而完成一次肌牵张反射。
(3)γ运动神经元对牵张反射的调节 γ运动神经元兴奋时,并不能直接引起肌肉的收缩,因为梭内肌收缩的强度不足以使整块肌肉缩短。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活动仅可使梭内肌收缩,并通过Ia传入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从而导致肌肉收缩。这种由γ运动神经元→梭内肌纤维→Ia传入纤维→α运动神经元→梭外肌形成的反馈环路,称为γ环路。因此,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可通过肌梭调节肌紧张。正常生理情况下,γ运动神经元接受上位中枢的调节,例如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就是通过兴奋或抑制γ神经元来实现的。
(4)腱器官 肌肉中除肌梭外,还有一种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中的牵张感受器,称为腱器官。腱器官与梭外肌呈串联关系,传入神经是直径稍细的Ib纤维,Ib纤维从后根进入脊髓后,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这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理论上,肌肉受到被动牵拉和肌肉发生主动收缩时,都应该兴奋腱器官,实际上,腱器官对肌肉受到被动牵拉刺激不太敏感,比较坚韧的肌腱受力不大;但对肌肉的主动收缩产生的牵拉却异常敏感。一般情况下,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肌肉收缩达到一定强度时,张力便作用于腱器官,通过兴奋腱器官而抑制牵张反射,腱器官活动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对肌肉的损伤。
基本信息
- 分类:医学科学 - 人体解剖
- 发布时间:2020-03-24
- 浏览:6666 次
- 作者:医者
- 来源:影像园
- 标签: 神经系统 髌腱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