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科学资讯
SCI期刊
中文期刊
科学基金
科学笔记
科学群组
科学群组
科学文库
科学家园
科学图片
查询
AI助手
问卷调查
相册
Album
爱科学
»
文库
›
医学文库
›
医学技术
›
胸腺肿瘤 Masaoka-Koga分期
返回列表
查看:
1245
|
回复:
0
[心胸]
胸腺肿瘤 Masaoka-Koga分期
[复制链接]
hyc3140
hyc3140
当前离线
积分
6487
823
主题
368
回帖
292
日志
荣誉会员
积分
6487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16 1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yc3140 于 2024-11-16 18:34 编辑
在2017年新版国际肿瘤分期提出较为广泛接受的分期之前,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y Interest Group, ITMIG)仍然建议选用经Koga等修订的Masaoka分期。ITMIG虽然对Masaoka-Koga分期作了详细的解释,但需要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就需要一个足够详细数据库来研究这些细节问题。需要统一的标准收集数据,从起点上达成一致。这里所推荐的定义就代表了这样一种统一,这些定义可能存在武断性且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证实,但是将来一旦获得充分的数据则会发生实质的改变。推荐的定义主要集中在病理学分期上,因为这也是Masaoka-Koga分期的焦点所在。2011年,ITMIG为建立一个官方统一的胸腺恶性肿瘤新分期,在Masaoka-Koga分期的基础上建立了数据库。召集了国际上相关领域的专家对Masaoka-Koga分期的细节进行了阐述和明确,以使各中心来源的数据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
图1 Masaoka分期 1981年Masaoka总结了1954-1979年在日本大阪医学院就诊的93例胸腺瘤病人的资料,提出了Masaoka分期,这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分期系统。该分期将胸腺瘤分为4期,其中Ⅰ、Ⅱ期可以行彻底的手术切除(R0),而大部分Ⅳ期的胸腺瘤病人(8/11)仅能行部分切除手术(减瘤手术)。该分期强调了临床特征的重要性,提出了胸腺瘤临床进程的惰性,从最初局部组织浸润到后期通过淋巴或血运转移,其生存率逐步下降。回顾性研究得出R0切除的3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和75%,提示肿瘤的外侵和彻底的手术切除是重要的预后因子。
图2 1994年Koga等对79例患者分析后对Masaoka分期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分期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简化,部分情形得到了降期。Koga认为显微镜下的包膜受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侵,除非肿瘤真正突破了包膜,将原来Masaoka分期中Ⅱb期降到了Ⅰ期。并对Masaoka分期中Ⅱa和Ⅱb期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显微镜下外侵突破了包膜定为Ⅱa期,肉眼可见侵犯到周围脂肪组织定义为Ⅱb期。后期统计的生存曲线显示,Masaoka-koga分期中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没有差别,高分期中肿瘤复发和死亡率更高,认为4期的分期系统又可以简化为有外侵(Ⅲ期/Ⅳ期)和无外侵(Ⅰ期/Ⅱ期)两大类胸腺瘤。值得一提的是Masaoka-koga分期是目前唯一通过了大样本(1320例)验证的分期系统,也是目前ITMIG和IASLC组织制定新分期过程中建立数据库的基础。实际上,对声称应用Masaoka分期的许多机构和作者再核查时,发现实际上应用的是Koga修订后的分期。
图3 Masaoka和Koga分期都存在一些模糊的术语定义,尤其是对某些细节未作出明确的定义,造成学术界的许多混乱。为此,ITMIG首先由核心工作组起草推荐定义,再交由扩展工作组提炼,并于2010年11月16日ITMIG举办的定义和术语研讨会上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最终经ITMIG全体成员讨论后于2011年2月经ITMIG批准并被采用。其灵魂内容是ITMIG对Masaoka-Koga分期系统的许多细节问题给出了较明确定义与解释,旨在使得大家在应用Masaoka-Koga分期的过程中更加一致,以利于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同时便于前瞻性数据的正确收集,最终提出更合理的分期系统供临床使用。
图4 Masaoka-Koga I期 I期 胸腺瘤定义为未侵透包膜。侵及但未侵透包膜分为I期,局限性胸腺瘤。肿瘤必须侵透包膜才能定义为侵袭性胸腺瘤(此时不再为I期)。胸腺瘤侵犯或部分侵犯纤维包膜归为非侵袭性,包膜缺失不能归为侵袭性。
图5 Masaoka-Koga IIa期 II期 侵透包膜的胸腺瘤应分为II期。如果对包膜周围组织的镜下侵犯是局限的,那么肿瘤应该是IIa期,微小浸润。如果证实肿瘤的浸润超出了包膜,不管侵及胸腺周围脂肪还是侵及胸腺瘤周围的正常胸腺,都应归为II期。与之相反,如果肿瘤在包膜缺失的区域与邻近组织有简单的接触,那么肿瘤就不应该被定义为侵袭性,而应该被归为I期。只有镜下证实对邻近结构有浸润才能被诊断为侵袭性胸腺瘤,如果只是肉眼怀疑浸润而没有得到镜下证实,那么最初的怀疑在最终分期时不予考虑。在收集前瞻性数据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以便更好的完成对该分期的细化。最初的Masaoka分期系统对可疑侵犯不需要进行镜下确认。但是,ITMIG共识与其它恶性肿瘤的分期方法一致,其重点在于镜下诊断而非肉眼表现。此外,该共识对Masaoka-Koga分期系统作出了更加合理的修改,将IIa期命名为镜下证实的微小浸润,IIb期为镜下证实的肉眼侵犯。如图所示为侵透包膜的IIa期胸腺瘤
图6 Masaoka-Koga IIb期 Masaoka-Koga分期中IIb期肿瘤是指镜下证实的肉眼侵犯到周围正常胸腺或纵隔脂肪组织。建议还应该将侵及而没有侵透纵隔胸膜或心包的肿瘤包括在内,但这可能难以区分。不论何时,如果肿瘤延伸到临近纵隔胸膜或心包而没有浸润,那么应该注明肿瘤与纵隔胸膜或心包的距离。A、B所示为Ⅱb期胸腺瘤。A图可见局部区域侵犯;B图可见广泛累及周围纵隔脂肪组织,但未累及胸膜或心包。肿瘤穿透胸膜腔侵犯到脏层胸膜也应该归为III期。如果脏层胸膜被破坏,应该在病理报告中注明,必要时可应用弹力蛋白染色。肿瘤侵犯到肺实质或侵犯无名静脉或其它血管结构,不管是部分侵犯还是侵透,只要镜下证实就应归为III期。尽管肿瘤侵犯膈神经或迷走神经在Masaoka-Koga分期中没有详细说明,建议将其归为III期。受侵犯的器官以及侵犯的程度(侵及或侵透)应该被记载以便进一步研究。III期应遵循的原则是镜下证实,而不能仅依靠肉眼诊断。因此,仅仅是与肺、膈神经或心包等结构粘连而缺乏镜下证实的侵犯不能分为III期。只有侵犯到心包内结构时,才能肉眼诊断III期。主动脉、上腔静脉或肺动脉外表面的孤立种植结节,应归为IVa期。
图7 Masaoka-Koga III期 III期 Masaoka-Koga分期中的IIb期和III期对心包的描述比较模糊。我们建议所有侵及(不管是部分侵犯还是侵透)纵隔胸膜或心包的肿瘤都应该被分为III期,前瞻性的数据在收集的时候都应该注意这些细微差别。如果仅仅是侵犯到心包的纤维层或侵透浆膜层或心包浆膜层的表面,那么在病理报告中必须予以注明。纵隔胸膜是一种含实质较少的结构,建议邻近肿瘤的弹力层不连续定为纵隔胸膜受侵犯的证据(图4A,图4B)。A、B所示为Ⅲ期胸腺瘤。A图可见肿瘤侵犯纵隔胸膜,或部分侵犯心包或血管;B图可见肿瘤侵透心包、脏层胸膜或膈神经。
图8 Masaoka-Koga IV期 IVa期 孤立于原发肿瘤的胸膜或心包肿瘤结节应归为IVa期。这些孤立的肿瘤结节可以位于脏层或壁层胸膜或心包或心外膜表面(图5A)。胸腺恶性肿瘤直接侵犯到心包或胸膜表面,而非孤立的结节应归为Ⅲ期。IVb期 肿瘤累及胸腺周围淋巴结为IVb期。这包括前纵隔、气管旁和隆突下淋巴结以及沿胸腺上极走行的淋巴结。纵隔其它部位的淋巴结或胸腔内的淋巴结转移也应归为IVb期。胸腔外淋巴结(邻近胸腺的颈部淋巴结除外)应该考虑为远处转移(但是并不会改变分期),这与其它肿瘤的定义相一致(例如肺癌)。结节位于肺组织内,且结节和胸膜表面之间有正常肺组织被定义是远处转移。累及胸腔外组织(邻近胸腺的颈部区域除外)也应归为远处转移(图5B)。A、B所示为IV期胸腺瘤。A图可见胸膜或心包表面的孤立性结节,归为Ⅳa期;B图可见淋巴结转移、胸腔外转移或肺内结节。
声明:图片主要来源于必应及相关网络,在此表示鸣谢!
胸腺
相关帖子
•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胸腺非肿瘤性病变和良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基础
•
2021年世卫组织关于胸腺和纵隔肿瘤的分类:胸腺上皮、生殖...
•
2021 第五版WHO胸腺及纵隔肿瘤分类
•
用算法预测肿瘤进展,胸腺肿瘤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
胸腺肿瘤CACA指南精读巡讲
•
胸腺瘤MK分期和最新的TNM分期的思考
•
胸腺解剖和组织学
•
胸腺肿瘤TNM分期系统(第8版)
•
胸腺肿瘤淋巴结分区及清扫
回复
关闭延时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码关注爱科学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